“五抓點五亮”打造“新華·聚力”黨建品牌
編者按:一直以來,書店集團黨委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創新舉措,突出特色,以“五抓點五亮”打造“新華˙聚力”黨建特色品牌,搭建黨組織和黨員創先爭優、攻堅克難的載體平臺,點亮“紅色名片”。通過半年多的努力,積極創建“新華˙聚力”黨建特色品牌,體系化推進黨建、人才、機制、業務創新發展,以品牌建設助推書店集團黨建業務雙融互促,以高質量黨建為書店集團高質量發展領航賦能。
以“三激活”抓政治建設
點亮“紅色燈塔”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書店集團黨委通過“三激活”,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充分激發了企業黨組織和黨員活力,匯聚成強勁的“紅色精神”。
(一)激活黨員動能,讓先鋒“亮起來”。通過組建黨員突擊小組,攻克業務上的堵點、難點,以業務工作成果來檢驗黨建工作的成效,黨員先鋒意識明顯增強,同時通過評先樹優,樹立優秀黨員旗幟,黨員創先爭優熱情持續高漲。
(二)激活支部動能,讓堡壘“硬起來”。通過規范“三會一課”、特色主題黨日活動,樹立黨支部的標桿,各級黨組織的看齊意識、對標意識明顯增強,黨建陣地持續鞏固。各黨支部找準服務經營、凝聚黨員職工的著力點,把黨支部打造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讓“新華·聚力”品牌飄揚在戰斗堡壘上。
(三)激活創新動能,讓品牌“強起來”。通過實施黨建共建,支部共建,群團共建等,全面激活了黨組織和黨員創新動能,近年來涌現出云課堂、微黨課、微場景、聯創聯建、主題展覽、閱讀推廣、志愿送書隊、紅色研學等黨建工作創新成果,持續推動了黨建工作創新和黨建品牌的創建。
以“六規范”抓黨建引領
點亮“紅色征程”
以黨建為引領,是黨建品牌的魂,抓實抓牢黨建引領,黨建品牌才能立得住立得穩。著重從六方面規范提升黨建工作機制,夯實黨建品牌基礎。
(一)規范主體責任,從嚴管黨治黨。建立健全黨建工作責任制,形成黨委集體領導,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黨的各級組織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規范組織體系,加強基層黨組織管理。按照省委、出版集團、股份公司最新的高質量發展考核要求,統一制定下發了考核評價工作標準,明確了6項一級指標、18項二級指標、44項考核要點、140條工作標準,將黨建工作進一步細化規范化。
(三)規范隊伍建設,筑牢思想陣地。一是采取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集中輪訓、理論大講堂、線上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等形式,開展集中教育和經常性教育,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二是堅持黨員標準,有計劃地發展黨員,不斷改善黨員隊伍結構。三是拓展黨建活動,分四批組織全體在職員工前往莒南、沂南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傳承沂蒙精神 踐行新華使命”現場革命傳統教育和黨性教育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現場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蘊含的堅定理想信念,賡續紅色血脈;四是開展聯建共建,書店集團總部與股份公司總部共同與高新智能裝備園區、金威刻公司、彩虹湖社區開展黨建共建暨社區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四)規范工作機制,強化黨建引領。重點采取了4項措施:一是制定黨支部黨建工作任務清單,按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每年分別列出支部需要完成的工作明細,給各個黨支部提供有效的指導,確保每一項規定動作無遺漏、按時完成。二是及時提醒,在大的時間節點上,明確提醒各支部需要完成的事情和需存檔或上報的材料。三是為黨員統一配發黨員學習筆記本,為支部統一配發黨組織生活記錄本、黨建工作檔案盒。支部黨建材料統一按八個部分進行分類歸檔,便于自查和檢查。四是制定并下發標準模板,規范談心談話、民主(組織)生活會、支部換屆、黨委成員增補等工作流程,明晰工作任務,確保工作質量。
(五)規范群團建設,推進同步發展。將群團建設納入黨建工作總體部署,以黨的組織活力激發群團組織的工作活力,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在組織、引導、服務群眾和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方面的作用。積極加強職工文化活動陣地建設,探索黨建帶群團的有效方法。如組織三八婦女節采摘活動,職工健步走活動,踐行雷鋒精神無償獻血志愿服務活動,并首次為退休職工舉辦了榮休儀式。切實當好干部職工的“貼心人”“暖心人”“娘家人”,把群團建設作為黨建的有效延伸和基礎,推動群團組織改革創新、增強活力,推動群團工作再上新臺階。
(六)規范黨建保障,建好宣傳陣地。黨員活動場所建設規范,達到“六有”標準;黨建檔案管理規范,配備必要的辦公櫥柜,黨建資料歸檔及時;每個支部設立宣傳欄,做好重大政策、黨員活動、廉政教育等黨建宣傳工作,讓黨建品牌深入人心。
以“三體系”抓人才建設
點亮“紅色隊伍”
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通過加強黨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引導干部職工轉變思想觀念,提升素質能力。增強各類人才對黨的政治認同感和向心力,以黨建引領有效提升人才培育實效,把人才培養納入品牌建設,讓黨建品牌建在紅色隊伍上。
(一)創新實施輪訓體系,促進人才流動。從2023年開始,分公司優秀人才分板塊、分批次到集團總部參訓或工作,建立培養、使用、獎勵、保障路徑,形成良性循環,強化人才支撐。
&更多新聞
More- 教育社黨總支開展黨員社區志愿服務主題黨日活動2023-10-14
- 實業公司召開青年理論學習小組2022年度表彰會議2023-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