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企業文化,鍛造出版集團靈魂
企業文化是什么?
為推進集團各單位企業文化建設,本期報紙設置了“企業文化”專版,目的是對集團所屬各單位、部門自身的企業文化建設情況進行摸底和調度,進而為集團的企業文化建設營造氛圍、做好動員、獻計獻策。3月28日報紙的約稿啟示發出后,得到了各單位、部門的積極回應。這幾日編輯部里顯得格外熱鬧,稿件紛沓而來,電話鈴聲不斷。在電話中,大家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企業文化到底是什么?”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這樣定義文化:“文化是風俗、習慣、特別是輿論”。美國學者赫爾雷格爾等人1992年定義了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員共有的哲學、價值觀、信仰、期望態度和道德規范。社會學家戈夫曼認為,企業文化是人們相互作用時共同遵循的行為規范,例如使用的語言和遵從的行為禮儀。清華大學教授魏英杰則認為,企業文化是指導和約束企業整體行為及員工行為的價值理念。當然,我們還可以羅列出更多的世界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對企業文化的定義和解讀,如果我們將這些定義和解讀用那些大佬們都能接受的一句話來概括——企業文化應該是所有團隊成員共享并傳承給新成員的一套價值觀、共同愿景、使命及思維方式,它代表了組織中被廣泛接受的思維方式、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明確了這一點,就會發現企業文化在我們身邊原來是那么有跡可循。
近年來,集團先后開展了“創新提升規范管理年”“學習創新效能年”“創新提升規范年”活動,大力倡導創新,讓干部能上能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規范管理,這是企業文化;大刀闊斧進行薪酬體制改革,給新入職職工發放補貼,福利待遇向一線職工傾斜,讓全體職工真正享受到集團改革發展的成果,這是企業文化;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改革人才錄用方式,完善各個層次的培訓,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職業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活動,這是企業文化;堅持從嚴治企,建立健全紀檢監察、巡察機構,配備專職紀檢、巡察干部,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加大對違規違紀問題的處理力度,這是企業文化;66年篳路藍縷,6年艱辛探索,集團上下全員發動,各單位緊密配合,廣大干部職工加班加點、群策群力,確保了股份公司成功上市,使集團資本運作實現新突破,這是企業文化;定期召開編輯大會,給編輯們搭建平臺,讓那些做出了突出貢獻的老編輯們實至名歸,表現優異的青年編輯獲得肯定和鼓勵,更加健康、快速成長,這是企業文化;持續實施“雙品雙效”工程,堅持出版管理體制創新,出臺一系列“實施辦法”“管理辦法”,進一步強化精品出版意識,明確專業出版方向,這是企業文化;深入推進新書書店創新轉型,按照“三四五”實體書店轉型升級思路,明確新定位,進行新布局,探索新路徑,新華書店已經成為集團和各地市一張張靚麗的文化新名片,這是企業文化;完善工青婦組織,發放好過年過節福利讓員工切實感到實惠和溫暖,定期組織員工體檢、把運動器材配置到車間班組,舉辦好青年論壇讓不同崗位的青年人得以發聲,開展好各項體育比賽讓廣大職工在拼搏競技中增強團隊意識,拼出不怕難、不服輸、不放棄的精氣神兒……這是企業文化;等等。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不勝枚舉。如果我們抽絲剝繭,在上述的例子中尋找一些共性,那就是銳意創新、勤奮實干、和諧共事、樸厚做人;那就是正派、公道、遠見、實干;那就是講政治、善創新、提素質、轉作風;那就是引領行業、服務社會、團結拼搏、奉獻進取、幸福員工!
企業文化不只是跳跳舞、唱唱歌,提幾句漂亮的口號,它是一種價值觀念、一種企業精神、一種道德規范、一種行為準則、一種企業制度、一種文化環境,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它滲透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體現在每個人的行為舉止上。企業文化既具有遠景引導、價值引領、精神鼓勵的功能,又具有規范約束過濾凈化的作用。一個開放的現代文化企業,需要優質的企業文化的引領與支撐,方得行穩致遠。而企業文化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短日能建成的。它需要遵循“重點建設”的方針,做扎實的養成工作。當前,集團改革發展躍升到新的平臺,進入到新的階段,遇到的矛盾和問題會越來越多,難度會越來越大,更加需要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你我他的共同努力,只要我們善于學習、銳意創新、勤奮實干,只要我們敢于擔當、團結拼搏、奉獻進取,只要我們保持和發揚山東出版人的精氣神兒,相信集團的明天就會更加輝煌!
人民出版社
出版理念
服務大局,注重品位;弘揚學術,傳播文明。
企業文化核心理念
和諧、實干、創新、爭先。
工作重點
堅持正確出版導向,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和全國工作大局服務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
實施“五化”戰略,即專業化、數字化、多元化、資本化、國際化。
遵循“四個堅持”,即堅持主題出版引領、堅持服務教育宗旨、堅持傳承文化使命、堅持大眾傳播口碑。
規劃五大產品線:以主題出版為核心引領、以專業出版為品牌認知、以大眾出版為口碑傳播、以教育出版為基礎支撐,重點建設好五大產品線:以主題出版為核心引領的服務大局產品線、以社科研究為突出特色的學術經典產品線、以齊魯區域為典型代表的歷史文化產品線、以名家名作為市場號召的大眾閱讀產品線、以服務學習為總體設計的教育讀物產品線。
繼續推進精品戰略,提升出版文化影響力,追求超乎經濟規模之外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越是快速發展的同時,越是要更加關注從規模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更加注重內涵式發展,更加注重品牌建設。要把精品意識貫穿于發展戰略之中,貫穿于資源布局之中,貫穿于出版實踐之中,出精品,創品牌,重積累,求長效,不斷創造積淀深厚、傳承有序的獨家優質資源。
積極穩健實施業態交融型發展戰略,及時把握科技帶來的生產方式的變化和盈利模式的多元;利用科技對出版的助推,走多元發展之路。
組建出版專家委員會,為出版社尋求作者資源、智力支持和思想動力;繼續完善內部考核激勵機制,調動項目負責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切實整合內外有效資源,走創新發展之路。

畫報社
2015年初,畫報社就提出要構建以“團結和諧、擔當奉獻、開拓創新、勤奮高效”為核心理念的企業文化。經過三年的努力,畫報社企業文化建設初見成效,全社上下團結和諧、奉獻擔當已蔚然成風,形成了風清氣正的干事氛圍,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了員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學習傳承優秀文化傳統 《山東畫報》1943年創刊于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大店鎮,是我黨創辦的唯一現存的畫報期刊,有著不可磨滅的優秀的紅色文化基因。畫報社組織定期黨員和新入職員工到畫報創刊地觀摩、學習,牢記傳統,不忘初心。
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健全完善《薪酬分配實施方案》,創新激勵機制;制定《員工崗晉級管理規定》《關于設立首席主筆、首席攝影的規定》,為員工打造一個依靠技能提高待遇、受到尊重的成長平臺。這些都大大激發了員工干事創業的激情。
辦公區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 精心設計畫報社公司形象墻,精選《山東畫報》創辦70年
更多新聞
More- 別樣年味——書香過年2018-03-13
- 學習與思考<br>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2018-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