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紅!集團13種圖書入選2019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近日,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辦公室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評審結果,共有九大類779種圖書項目進入公示名單。山東人民出版社的《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山東文藝出版社的《我的國家史: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現場實錄》《吳小如戲曲文集全編》,山東畫報出版社的《日本秘藏侵華戰爭照片全紀錄》《“中國歷史疫災地理研究”叢書》《“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研究”叢書》,齊魯書社的《田野中國·當代民俗學術文庫》,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的《文煥然歷史自然地理學研究》,山東美術出版社的《跨文化美術史》《孔府珍藏》,山東教育出版社的《百年中外文學學術交流史論》,山東友誼出版社的《中國音樂總譜大典(第二輯)》《彩虹漢字叢書(盲文版)·聞香知百味》等13種重點出版項目入選。
國家出版基金是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之后的第三大國家設立的基金,旨在資助優秀公益性出版項目的出版,主要資助范圍包括優秀盲文、少數民族文字、“三農”讀物、未成年人讀物等公益性出版項目。國家出版基金的評審工作以“體現國家意志,傳承優秀文化,推動繁榮發展,增強文化軟實力”為宗旨,精心推選符合國家需要、社會需要、人民群眾需要,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出版項目。
此次入選的13種重點出版項目,涵蓋“黨史國史軍史、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文化藝術、民族三農特殊群體”等領域,充分表明集團大力實施的“雙品雙效”工程,已經收效頗豐。2018年集團共獲得國家級獎項、入選國家級重點評選109項,同比增長68%,創歷年來獲全國各類獎項的歷史新高。其中,獲得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7個,13種出版物入選年度“中國好書”、“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等國家級優秀出版物評選,73個項目入選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國家出版基金、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等國家級重點出版項目評選,16個項目入選國家“十三五”重點出版規劃。2018年集團銷量過萬冊的精品圖書達475種,同比增長44%。《中國時刻:40年400個難忘的瞬間》被中國出版協會評選為“2018年度30本好書”之一。
山東人民出版社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在中國》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圖書簡介黨的十九大鄭重宣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方位的這一科學界定,提出一個嶄新的馬克思主義命題。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專家奚廣慶教授,憑借五十余年學術功底和理論積累,以“中國道路”為主軸,分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道路、中國道路的時代條件、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人民民主政治的本質和優勢、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等五個題目,系統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歷史條件、理論基礎、文明源流、豐富內涵、精神實質,著重彰顯其理論與政治、現實與歷史重大意義。按照中國思維、中國邏輯、中國精神和中國話語,令人信服地得出結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偉大學說在二十一世紀世界東方大國中國譜寫出新的輝煌篇章。本書既有歷史縱深,追根溯源,合理展望,對當下民眾關心的理論問題給予適當解答,對未來發展走向進行合理預估,也有國際視野,為黨員干部答疑解惑,為民眾尤其是青年讀者提供思想指引。有助于全黨全國人民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自信,堅持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堅定不移地持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山東文藝出版社
《我的國家史: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現場實錄》
本書是何建明根據個人四十年來深入現場采訪到的獨家素材,精彩呈現的一部獨特的關于中國改革開放的“國家史”,是一部多角度、全景式、深層次再現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發展歷程的文學力作。作者從上海浦東開放、安吉余村生態文明建設、臺州皂樹村分田到戶、中國海洋石油合作開發等八個事件切入,以歷史的真實性和文學的藝術性描繪了改革開放四十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既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堅定不移、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又體現了大國轉型的陣痛和變革的艱難,為我們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提供了歷史的借鑒和參考。
《吳小如戲曲文集全編》
吳小如先生的戲曲文章以“良史”為指歸,將數十年來看戲學戲的心得記錄下來,所寫“務求翔實,力戒虛夸”,是一部有關京劇演出史、流派史、接受史的珍貴資料。
本書以全新的體例,以時間為主線、文章題材為副線,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谷曙光教授編校,在收錄《京劇老生流派綜說》等名作的基礎上,又全面收錄了吳小如先生解放前后有關戲曲的散逸文章,立體、歷史地呈現了吳小如先生的京劇批評造詣,也保留了一份跨度達七十年的個人京劇接受史、批評史。
山東畫報出版社
《日本秘藏侵華戰爭照片全紀錄》
《日本秘藏侵華戰爭照片全記錄》(4 卷本)所選照片,是1931年到1945年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日本人自己鏡頭下對這場戰爭的記錄。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照片,在當時就被日本軍部審查人員打上了“不許可”印記,禁止公開。本書對所遴選的每幅歷史照片進行了翔實的考證,對照片的拍攝時間、地點以及照片所反映的歷史事實,都竭盡所能地提供了詳細說明。另外,這些照片內容豐富、題材各異,根據它們所反映的具體內容,根據其不同時間、史實、主題,通過不同章節對其進行了專門的分類研究。具體言之,這些照片,通過日本人自己的鏡頭,以最直觀的形式,全面記錄了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武裝攻占中國領土、瘋狂掠奪中國資源、對淪陷區實施軍事殖民統治的歷史細節。包括日軍在侵華戰場上的軍事行動、戰略部署、物資轉運、日常訓練;日本國內在侵華戰爭中操縱輿論、實施新聞審查控制的戰時體制;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的不屈抗爭;日軍對占領區和日軍控制下的傀儡政權的殖民掠奪,以及侵華戰爭期間日本國內普通百姓在“戰爭總動員”下的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歷史內容。
《“中國歷史疫災地理研究”叢書》
本書總論卷主要綜述中國疫災歷史地理研究的背景、意義、內容、方法,并概述過去三千年中國疫災流行的時空分布規律。其他5卷以歷史朝代為綱,以疫災地理規律、疫災環境機理、疫災社會應對、疫災歷史影響等為主要研究內容,從多元時間尺度(季節、年度、十年、帝朝、朝代)和多元空間尺度(縣、省、區域、全國)探究中國過去三千年里疫災流行的時間變化和空間分布,從環境要素、自然災害、氣候變遷、人口格局、區域開發、交通條件、戰爭動亂等方面探究疫災流行的時空耦合和環境機理。
在方法上,本叢書集歷史學、地理學、災害學、流行病學、社會學于一體,設計一系列疫災計量指標,采用歷史文獻分析、地理空間分析、數量統計分析,借助ArcGIS軟件、MatLab軟件、SPSS軟件,以史料表“實”,用數據證“理”,將時間動態性與空間區域性有機結合,將自然科學與人文社科交叉融合,力求以歷史時間斷面方法和地圖直觀表達方法,蒙太奇式地揭示過去三千年來中國大地上的疫災分布與變遷。
《“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研究”叢書》
廣西省土貨的集聚與流動
“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研究”叢書(10卷本)囊括近代中國經濟地理格局、近代空間經濟秩序、近代典型城市與區域(上海、長三角地區)、近代中國口岸與城市、近代東亞燈塔與航運、近代中國地域經濟(溫州及東南地區)等方面最新的理論與實證探索。相關的論著論證嚴密、資料扎實、議題創新,分別從理論與實證方面對已有的研究作了進一步推進,對一些關鍵的議題繼續深化,并彌補了以往研究的不足,是該領域研究的最新進展與代表性作品。
齊魯書社
《田野中國·當代民俗學術文庫》
《田野中國·當代民俗學術研究文庫》由10部高水平學術專著組成,聚焦研究中國近現代以降社會進程中的話語形式、思想意涵與社會事實之間的交互關系,探索國家政治、知識精英與民眾生活三個維度之間的互動實踐。本項目從民俗學視
更多新聞
More- 慶祝改革開放 周年主題攝影展作品擷選2018-11-30
- 學習時代楷模??? 汲取榜樣力量2018-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