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華:圍繞中心 服務大局? 以務實舉措推動集團改革創新轉型升級
一、切實學好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進入新時代,在推進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基礎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與時俱進,探索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六中全會上,初步將這一思想體系概括為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和十三個方面的成就。黨的二十大第一次對這一思想體系從哲學的高度進行了思考和梳理,首次明確提出了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概念,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要求全黨要堅持好運用好貫穿于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并明確將其概括為“六個必須堅持”,標志著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黨的二十大報告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起草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總鑰匙”。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明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基本內涵和實踐意義,系統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強調以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來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只有深刻領會“兩個結合”、“六個必須堅持”,才能深刻理解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面對各種矛盾問題和重大風險挑戰時始終做到方向明確、頭腦清醒、應對有方、行動有力。
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要著力把握“六個必須堅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自覺堅持好、運用好“六個必須堅持”,將每項工作的理念、思路、舉措,放在“六個必須堅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去審視、去檢驗,突出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將“六個必須堅持”的立場觀點方法轉化為促進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要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與學習馬克思主義出版觀結合起來,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不斷增強“四個自信”,特別是文化自信;要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更加自覺地用這一思想解決實際問題,以落實“兩創”要求為根本做好主題出版,團結引領廣大干部職工聽黨話跟黨走,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推動出版事業發展的生動實踐。
二、要自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推進工作的銳利武器
結合集團具體工作,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要更好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多樣化的文化消費需求。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作為國有文化企業,要堅持這一立場,推進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方面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多出精品力作,努力構建全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精神家園。另一方面要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使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也就是我們要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兩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擔負起“兩個使命”、“兩個職責”,這是我們國有企業不同于一般企業的特點所在。
第二,要認真研究新形勢、新問題,直面危機和挑戰。在互聯網廣泛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深入推進的幾層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們的學習閱讀習慣、文化消費習慣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盡管我們這幾年努力克服各種影響,使集團的總體業績屢創新高,但面對生存危機我們絕不能視而不見,必須要牢固樹立問題導向正視挑戰、尋找對策。總體而言,我們面臨的突出問題是傳統的出版生態發生巨變,傳統的核心競爭力逐漸喪失,傳統的商業模式難以為繼,傳統的經營結構脆弱性更加凸顯。這四個問題中,最突出的就是傳統的商業模式難以為繼。從這方面講,整個傳統出版行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就各板塊而言,出版板塊一般書的銷量呈明顯的下降趨勢,整體動銷品種明顯過少,雖然去年我們動銷品種創造了集團歷史新高,但對比國內其他出版集團還有很大差距,仍然處在弱勢地位。發行板塊同樣,我也講兩個問題。第一個,主渠道地位已經逐漸被邊緣化,從現在看,有的書店已經被徹底邊緣化了,有的正走在徹底邊緣化的路上。2022年,一般書發行渠道占比,傳統電商占整個市場份額的61%,新媒體電商18%,新華書店9%,另外8%是團購,4%是官微。同時,教材教輔工作的方向將來是智能化、數字化,傳統商業模式正在慢慢被顛覆。第二個,效益在持續下滑,據開卷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中心門店監控碼洋同比下降了37.22%,華東地區下降了34.59%。山東下降了12.59%。這得益我們這幾年大力推進多元經營、四年攻堅。從今年情況看,盡管疫情過去了,但客流量并沒有實質性的回來,也就是說離開書店的人,可能就會永遠的離開,因為他找到了更好的閱讀體驗,如果新華書店沒有能吸引讀者的地方,那么讀者為什么愿意來呢?只要沒有新的場景、消費去吸引,那讀者就不會回來。希望同志們多去找找那些致命性的、根本性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
第三,切實加大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的力度。總書記反復強調,創新決定未來,并且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作為傳統的出版產業,我們的未來和出路一定在科技、體制、模式等方面創新。我想強調一點,我們以后再談論創新,這個創新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改善提升性創新。有些地方可以通過一定的創新就能夠把一些東西完善起來,能夠提高,但是我覺得這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我想我們將來,談創新應該是講的另一種創新,是徹底的、顛覆性的創新,這才叫創新,而不是那種提升性的、改善性的創新。這很難,但是從剛才大家的發言中我們看到,其他出版集團就創新這一層面,已經取得了一些好的成效,比如資本的運作,大家可以看看其他成功案例,所有搞得好的出版集團,都在資本運作方面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我們要破除這樣那樣的顧慮和擔心,敢于創新、善于創新,推動集團融合創新邁出實質性的步伐。沒有向死而生的勇氣,改革永遠只能在原地打轉。
出版板塊而言,一是要認真實施好“三一戰略”,依靠優質內容,培育復合型的優秀人才,進行現代化的營銷,推動出版板塊由傳統的圖書經銷商向具有出版特色的綜合性文化服務平臺的轉變。同時,有的同志就提出來,我們還要注重三新,什么是三新?就是努力地去探索新的產品形態、打造新的營銷場景、形成新的商業模式,我覺得不妨我們就叫“三三一”戰略(三個支撐、三個新、一個根本性轉變)。具體講,要堅定不移地抓好幾個戰略性的國家級、區域級、省級重大創新項目,具體內容在4月6號的會上已經說了,就不再重復了。二是要大力鼓勵和支持各出版單位大膽實驗、創新,哪怕是一個很小的點,都要鼓勵我們的出版單位積極去做,這一點我們的主要負責同志要對本單位員工的好點子、好想法大力支持,如果一把手不同意,底下的同志想法再好,都不會得到實現。所以,融合數字出版一定是“一把手工程”,如果一把手的危機感不強、責任感不強,這個社融合創新一定是一無所成。三是要在資本運作方面要有所動作,有所突破。5月底,必須要把融合基金成立起來。
發行板塊,請書店集團領導班子,首先統一在“一三四五”工作思路上的認識,認真研究抓好貫徹。另外,“四年攻堅計劃”“互聯網化”“體制機制創新”“文旅工作”要一并向前推進。
印刷板塊,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改革創新,優化管理。另一方面要把我們已經決策定下來的綠色生態職能印刷基地搞好,全力以赴推進。
其他板塊也希望大家注意從體制機制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同時要注意加強內控建設,推進業務發展。
第四,要具備寬闊的視野,擔當好國有文化企業的責任。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樹立世界眼光,以更加開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態,更加寬廣的視野,大力開展中外文化交流,以促進不同國度,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借鑒,共同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對照總書記的要求,我理解,國有文化企業應當做好兩大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自覺地把文化工作放到國內外文化文明互鑒交流、優化全球治理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去看待,去研究我們的文化工作,要宣傳好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道路,發揮好我們的橋梁作用,為完善全球治理,解決人類發展共性問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二是要在提高中華文明影響力和話語權方面做出貢獻。聚焦文化強國戰略,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努力,從目前來看,國際文化市場占比美國43%,歐盟34%,日本10%,澳大利亞5%,中國不到4%。從文化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來看,2021年,美國31%,日本20%,歐洲平均10%-15%,韓國接近10%,中國4.56%。根據這些數據顯示,我們距離建成文化強國任重而道遠。我們作為國有文化企業,責任重大。結合集團工作,我們要認認真真做好文化走出去工作,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創建了“一帶一路”版貿會知名品牌,下一步要繼續培育好這個品牌,在全國同行業當中打響它,各家出版單位要強化這種文化走出去的自覺。
三、扎實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更多新聞
More- 申維龍:堅持學思用貫通??? 推動高質量發展2023-04-29
- 畢曉東:堅持系統觀念 推進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2023-0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