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專題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許多新的重大部署,充分反映了我們黨在價值理念和價值實踐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打下更加堅實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
一、深刻認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弘揚。面對新時代新要求,面對新征程新任務,持續深入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義重大而深遠。
(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經過近40年探索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外延不斷拓展,布局日益完善,內涵更加豐富。無論是作為一條道路、一個理論體系,還是作為一種制度、一種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需要有一套與其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相適應并能形成廣泛社會共識的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明提出和廣泛實踐,使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從思想理論、實踐運動、社會制度層面,進一步發展到價值理念層面。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發展處于新的歷史方位,只有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項既具基礎性內在性又具目標性規定性的重大任務來認識、來落實,才能增強人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不斷展現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
(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鑄魂工程。黨的十九大報告系統闡述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鮮明提出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這“四個偉大”,彰顯著目標的宏偉、前景的壯闊、歷程的艱辛、使命的光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道德基礎。偉大斗爭需要眾志成城,偉大工程需要堅定一致,偉大事業需要聚力推進,偉大夢想需要同心共筑,這就要求我們激發全體人民的信心和熱情,凝聚起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深培厚植、廣泛踐行體現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結時代精神和廣泛共識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一定能夠鑄牢理想信念、堅守價值追求、聚合磅礴之力,讓我們在前進道路上越走越堅定、越走越自信,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勝利抵達光輝的彼岸。
(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世界文化激蕩中保持民族精神獨立、挺起民族精神脊梁的戰略支撐。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各種觀念碰撞激蕩不斷加劇,各種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益頻繁。特別是一些西方國家利用長期積累的經濟科技優勢和話語強勢,對外推銷以所謂“普世價值”為內核的思想文化,企圖誘導人們“以西為美”“唯西是從”,淡化乃至放棄對本民族精神文化的認同。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價值觀是文化最深層的內核,價值觀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質的體現。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我們必然堅守根植于中華文化沃土又具有當代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只有持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傳承和延續中華民族思想精髓、精神基因、文化血脈,才能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使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牢牢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遵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表達,是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開辟了治國理政、管黨治黨新境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一個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的歷史性決策和歷史性貢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這一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第一位的是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要通過全面準確、廣泛深入的學習宣傳,引導人們深刻認識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歷史地位的重大意義,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精神實質、實踐要求,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在創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決定性作用、決定性貢獻,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增強忠誠核心、維護核心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必須堅定自覺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心骨、定盤星、度量衡,貫徹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過程、各方面,切實增強干部群眾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深入研究新情況新問題,科學提出新思路新對策,著力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針對性實效性。
三、深刻把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著眼點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這一重要思想觀點,聚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一)我們黨歷來重視培養什么樣人的問題。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全面進步是與人的全面發展相統一的過程。列寧指出,共產黨的基本任務就是幫助培養和教育勞動群眾。我們黨在改造舊社會、建設新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把培養一代新人作為重要任務,使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并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斗。革命戰爭年代,我們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就是要幫助勞苦大眾認清苦難生活的根源,為擺脫壓迫、實現解放而奮起抗爭。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提出培養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過程中,我們黨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進入新時代,我們黨提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對于引領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信心、強化自覺、提升素質,投身民族復興偉業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二)培養什么樣人的問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根本問題。核心價值觀建設,說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設、靈魂建設,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人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既被現實社會所塑造,又在推動社會進步中實現自身發展。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實現什么樣的目標,人是決定性因素。黨的十九大提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一重大命題,把“培育什么樣的價值觀”同“培養什么樣的人”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抓住了價值觀建設的根本,體現了我們黨對核心價值觀建設認識的深化和拓展。
(三)探索把握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標準和要求。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應當在有自信、尊道德、講奉獻、重實干、求進取等方面,有著新的風貌、新的姿態。有自信,就是有著作為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的驕傲和自豪,作為新時代
更多新聞
More- 云為裳 書為伴<br>放飛青春走天涯——集團22017-09-27
- 俄羅斯、捷克、斯洛伐克的交流合作之行2017-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