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實現集團數字出版規模和效益新突破
加快集團數字出版發展步伐 實現規模和效益新突破
出版集團總編輯遲云在推動集團出版數字化轉型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摘要)
(2015年3月24日)
隨著數字出版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數字閱讀受眾面的持續擴大,數字出版包括網絡、數字、手機等新興出版業態正在以銳不可 當之勢快速發展,大力發展數字出版,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 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對新形勢下如何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互聯網+”寫入了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這意味 著“互聯網+”正式被納入頂層設計,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這些對數字出版來說,都是利好消息。十年前“數字出版”這一概念才開始得到業內認 可,而今天已經引領整個新聞出版業步入數字出版時代,這是出版業脫胎換骨的大變革。
集團在數字出版工作上主要存在六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對數字出版的認識不到位,動力不足。一些單位仍舊認為從事數字出 版投入太大、風險太高,以此作為不做數字出版或觀望的理由。二是出版社數字出版的形態單一,規模不足。目前集團的數字產品主要以電子書為主,經營渠道單 一,數字版權經營的規模不大,回報不高,難以持續增長。三是數字資源庫建設緩慢,總量不足。部分出版社還存在力度不足、流程不規范、編輯積極性不高等問 題,版權的歸屬、文檔的收集,影響了數字資源庫建設的進度和數字版權的經營。四是數字出版方面的專門人才缺乏,儲備不足。集團普遍缺乏具備這種知識結構的 復合型人才,針對編輯人員實際操作方面的培訓還比較少,現有的激勵機制和薪酬水平,也難以吸引到高水平的新媒體人才。五是出版社對數字出版參與不深,投入 不足。部分出版社在數字出版的過程中更多考慮的是圖書版權的安全和合作的安全,擔心版權被侵害,收益難以監控,導致對數字出版缺乏長期投入的決心與信心。 六是出版社對內容版權缺乏科學管理,控制不足。集團內真正簽訂了“信息網絡傳播權”的圖書還很少,也就是說,只有少量的圖書可用于數字出版,這在海量的互 聯網信息面前是毫無優勢可言的。
堅持一個統一。統一思想,出版業務部的職能要調整,要豐富,工作方式要與時俱進,各單體社要自覺研究融合問題,拓展 新的生存空間,搞調研、提方案,科學論證,高標準規劃,協調推進,高效率管理。調動兩個積極性。在集團的統一管控體系下,調動內容生產和市場營銷的積極 性,正確處理二者的利益關系,并做好分工、明確責任。防止重復建設,杜絕利益為上,防止內部競爭。推進三項工程。山東出版云平臺建設、資源庫建設、編輯流 程再造三大工程項目是集團數字出版的基礎工程,需要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加強四個保障。加大對數字出版基礎工程的投入作為基礎保障;強化對數字出 版的激勵措施作為激勵保障;加強對數字版權的統一規范和管理作為管控保障;加強數字出版的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人才保障。集團要從自身的具體情況出發,找到自 己的定位,明確什么資源能為我所用,了解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既開拓進取又量力而行,既勇于創新又穩打穩扎,從而切實有效地推進數字出版的有序發展。
更多新聞
More- 實施“雙品工程”,推動出版主業發展2015-05-12
- 貫徹“三嚴三實”,落實從嚴治黨要求2015-05-12




